《心经》主旨

之前有同学问过,不懂《心经》讲什么,说让我讲一下。

我想了一下,还是用我的一贯风格去讲。

《心经》原文如下:

其实理解这经文,就跟我之前讲的《何谓修行?》一样。整个文章讲了很多,但其实我只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在讲,就是“福慧双修”。

而《心经》其实也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去讲,就是: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。

其他的内容,都只是在这句话的解释上延伸开来的。

那么,这句话到底讲什么呢?

之所以这么费解,主要是两个原因:

第一,词意理解差异。这版本的心经,是来自唐玄奘法师所翻译的。他这人距今大约有1400年。那时候的用字遣词,生活环境,和现代人都相去甚远。

比如说,在古代,还没有维度的概念。但在现代,却有维度的概念。很多东西,用一个维度去理解,就已经很明白了,但在古代可能说来说去,都说不出这个东西。

第二,认知局限。传统解经的人,去除上面的第一点原因之外,还会受限于他们所能触碰到的世界认知问题。

比如说,当一个人没有五眼六通时,他理解的世界,仅限于平层世界。

也就是说,他若去解经的话,他用的理解,或者是认知,都很容易局限于同层的思维。

所以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很多人就往物质存在不存在这方面去理解了。

其实,这句话说的是什么?

就是说这“色空二相”,本就是同样的事情。当一个有五眼六通的人去理解这句话,那实在是太简单了。

也就是在说,“同层为真,异层为假”的这个事情。

现在的世界是真实的,但对于天界的人来说,这就是一个假的世界。

所以人看到真实的物件(色),和天界看到这个人理解的真实东西就是假的(空)。这两者就是同一个理解。

又比如说,我们那虚无飘渺的十年财运图。一个人的财如何,早就在法界的层面出现了。但这东西对普通人来说,这就是空无的。但这实际上却是那个人财运的显现。

也就是说,如果在法界里,你根本就没有1000万财富的,只有100万。那你在人间如何努力,也是够不到1000万财富,只能得到100万。

但如果你还认死理,相信在人间的努力下就会有财,就能创造机会。那么,这就是《心经》里讲的“颠倒梦想”。

所以,想要在“色”这层面有变化,“空”这层面就得有相应的变化。当“空”有变化,“色”就会变化。

老师,这不对啊,刚不是说色空一体吗?

那为啥人想把“色”改变而引致“空”改变就不行呢?

这可以啊,但是得有前题。所以心经一开始就讲了:“五蕴皆空”。

也就是得先明白根在异层里。而同层的色是向着异层的空的规则去改变,那才管用。

再直白一点说,那异层的变化需要什么?

那就是“福慧双修”里一直说的“无漏功德/无相功德”,一个“空”的东西。

而天界33层,一层一个规则,这世界,不同的同层,就像套娃一样,套着另一个异层。

所以如果一直在同层去追求,终无所得,“以无所得故”。不管你在哪一层都是。

《心经》教导我们不是追求同层的东西,也不是为了同层的变化而去改变异层的东西,这样做,就是“有漏功德”。

“是故空中无色”。

若真能明白的《心经》主旨的话,我们只管往异层去修。此时我们的心,就再没有同层的拉扯,做到“心无挂碍”。

远离各同层的“颠倒梦想”,最终到达涅盘成佛的境界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6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